關於我們 2017年,「『愛‧永續』計畫-斯里蘭卡國際教育志工服務團」由社團法人臺灣兒童教育發展協會和臺北市古亭國小「古亭總舖師」共同規劃,秉持「教育即服務、服務即教育」的理念,辦理斯里蘭卡烏瓦省「教育交流營」,為了理念與傳承,團隊也召集了其他有志一同對教育工作有熱忱的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等來共襄盛舉。我們希望藉由這份堅持的力量,從教育方面著手,使斯里蘭卡的孩童們不再受限於環境的貧乏,讓他們能與世界連線,跟上世界的腳步。 「斯里蘭卡國際教育志工交流團」主要以「教育交流活動」為主,臺灣教師依據斯里蘭卡當地資源以及需求進行課程設計,有技藝學習以及文化交流的課程,透過每一天的活動使師生之間的情感更密切;除了主要的「教育交流活動」外,每天營隊結束之後,預留時間做「家庭參訪」,透過家訪訪查參加的學員,深入社區生活感同身受,親身體驗真實的生活處境。 此外,也安排了學校參訪活動,除了深入當地偏鄉小校了解校舍環境之外,也盼能透過兩國交流互動,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夏天。 從2011年迄今,斯里蘭卡志工服務也已邁入第七年,從一開始的播種到今日的深耕,即便略有所成,但我們不敢懈怠,依然努力培育我們的孩子、努力經營這塊土地。未來,我們將持續提供更多莘莘學子可以學習的機會,也希望這些已經播種發芽的種子們未來仍夠持續發展,讓這份「愛」能夠「永續」下去~~ 宗旨與緣起 2004年南亞大海嘯造成許多國家的傷亡及損失,斯里蘭卡是其中一個受到重創但獲得援助較少的國家,有超過4萬人死亡、78萬人流離失所,是一個亟需援助的國家。2009年結束長期內亂後,國家經濟有如臺灣60年代般正要起飛,正需要大量人力與人才以改善國民年平均所得偏低的情況,因此我們選定了這樣的一個國家做為國際教育服務的起點。 根據以上觀察及需求,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整合相關資源,讓家庭主婦、學生有機會學習技能,成為改造家庭與社會的新興力量。為使這樣的信念得以永續發展,自2010年起開始發展教育專業的分享交流與籌備開辦營隊,獲得當地政府、學校、師生的好評;邀請大專院校及國小師生、民間團體等共襄盛舉,結合各界資源、專業師資進行跨國教育交流,也讓我們的莘莘學子能透過活動能學以致用,在服務他人的同時充實自己,讓這條路得以繼續下去。 自此開始至今,連續獲邀前往斯國進行教育交流活動,後歷經臺北市立大學陳麗華院長、趙家琛院長、新北市淡水區忠山國小彭增龍校長及台北市古亭國小教師會等人的努力,展開了當地的教育深耕計畫。 在各界的努力之下,斯里蘭卡走過了南亞大海嘯的衝擊,但近兩年來卻水患不斷,造成數百人死亡與流離失所。即使我們無法提供物資上的援助,但我們仍盼望持續透過國際教育交流服務,傳授知識與技能,利用當地的資源材料,帶給他們另一種思考,可以讓他們斯里蘭卡的學生學習技能來幫助自己和他們的家人,逐步改善他們的困境。 課程與營隊 本活動主要透過在地化課程教學,培育當地種子教師與學生,盼經由課程傳授,引導當地師生學習相關技能、開發創意,進而提升競爭力與生活品質。 營隊活動課程考量團隊成員專長、斯國需求,內容包含了語文、藝術、家政、體育等面向,營隊會安排行前工作坊,主要為教育交流營之課程實作,在培訓期間由專業老師指導設計,依據課程面向設計以下課程,並經由相互交流修正,以期盡善盡美。 課程以文化、藝術及家事為核心,除了讓斯國更了解臺灣文化之外,也發展出適合的在地化課程,持續在當地發展茁壯,創造出不一樣的天空。 | 執行概況 截至今年為止,臺灣團隊已服務超過600位斯國師生,設計超過30種課程,每年並不斷的修正及調整課程安排,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有關服務成果如下:
因大家的努力,臺灣服務團隊受到當地政府、民意代表的重視,每年的成果發表皆獲得當地師生熱烈迴響,但受限於人力、資源不足等因素,儘管每年出團前往服務,但所培育的種子師生仍不到烏瓦省總學校數(800 所),距離目標仍遠,透過當地國會議員及政府的支持,我們將持續前往該區服務。也希冀未來透過各方的資源和經費注挹,讓受惠的人更多,提升我國在國際活動上之能見度。 |
首頁 >